昨日下午,深圳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深圳的医改方向以及深圳市民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通报。自医药分开后,深圳市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将以政府加大投入为主,同时将引导民营医院发展特需医疗服务。
《意见》中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深圳市卫生局副局长罗乐宣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医药分开后,深圳市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将以政府加大投入为主,以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辅,而不会采取设立药事服务费的方式。据罗乐宣介绍,医药分开就是要改革“以药补医”的情况,通过切断医院通过药品加成取得利益的机制,促使药品价格的降低。目前,深圳市公立医院采取药品进价15%的加成率,并在福田区和盐田区试点社康中心药品零加成。从试点情况来看,去年深圳市平均门诊费用为120.6元,其中公立医院为115元,综合医院为113元,社康中心则为48.72元,实行药品零差率和药品7折后,在社康中心就诊的药费将比公立医院等低40%左右。
根据试点情况估算,如果在深圳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推广药品零加成,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费用每年在5亿元左右。因为涉及到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因此具体措施还在商议中,今年会在社区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加成,之后在公立医院逐步开始实施。另外,对于像微创手术等技术含金量较高的医疗服务,也将适当提高费用,但这需要物价部门和其他部门调研后确定新的标准。
《意见》对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做了多处说明。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罗乐宣介绍说,深圳市公立医院的发展原则是“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公立医院承担起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引导民营医院发展高端、特需医疗服务。政府要在税收上给予民营医院一定优惠,逐步提高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的比重。
另外,《意见》中特别鼓励民营医院开展非营利性医疗服务。“公立医院肯定是非营利性的,但社会力量举办的医院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医院要将所有收入投入到医院的再发展中。如何判别两者的区别,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
《意见》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是为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而考虑的。
罗乐宣表示,目前深圳市医师多点执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出台。按照原来的《医师法》规定,医生取得医师资格后,还要在医院注册,如果到其他医院执业,就需要再次注册。现在,《意见》中指出医生可多点执业,主要是适应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互动,对社康中心等基层医院发展是利好消息,是鼓励医生下到社康中心,方便群众就医的一种措施。但罗乐宣指出,深圳对于医师多点执业如何开展和监管的具体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评论:
政府加大投入是必行之道。在中国目前的国情,“看病贵”导致百姓有病没钱就医,进而不敢就医;医院药费的昂贵使得百姓望而却步,但医院的此举也是为了留住医生,而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无非也就为了留住这些高学历人才而不至于加重百姓负担,从而改善“看病贵”的现状,由此可见,政府此举真乃无可厚非;但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幅度则值得商榷,这一“适当”如何把握恐怕非一时所能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决定,需要在摸索中前进,但总的来说应该降低到一个城市最低收入人群所能承受的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