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深圳大街小巷处处“国旗红”,浓浓的节日气息扑面而来,多数人也停下了忙碌的脚步,享受假日快乐,但有这么一群深圳人仍然远在他乡,扎根基层,战斗在脱贫一线,与贫困群众一起攻坚克难、精准脱贫。
从1990年首次承担对口帮扶梅州市任务开始,深圳广大援派干部人才按照深圳市委“扶贫不图名、帮扶不添乱、实干见真情”的要求,实实在在为受援地脱贫添砖加瓦,与受援地干部群众一道,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特区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展示了特区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1
推动产业发展
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
2016年,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促进局(现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科科长陈琼被派驻到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联南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说来也巧,二十年前陈琼的父亲也是扶贫队队长,父亲亲力亲为帮助村民建桥修路的举动在年幼的陈琼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联南村是一个贫困村,村子不大,总人口才1742人,实际住村人口不足200人,村“两委”干部无一人住村,住户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幼;村里基础设施差,水泥路的覆盖率几乎为零;农民经济来源单一,人均年收入只有6800元,全靠农业水稻支撑,但凡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台风便可以毁了农民一年的收成。这是陈琼初到联南村了解到的情况。
入户走访、核查扶贫政策和“两不愁三保障”到位情况、推动产业发展……驻村的日子,没有一天闲得下来。在陈琼和扶贫干部的共同推动下,联南村从种植常规水稻,改为种植超级水稻,再到种植富硒水稻,实现了高端科技助力农业发展。“联安的水稻比海丰其他地方都要早熟近一个月,早稻正月插秧五月熟、晚稻六月插秧十月熟。”几年下来,陈琼积累了不少农业知识。基础设施方面,村里的无公害厕所,村道水泥地面硬化工程、村民文化广场、村民综合服务楼、党群服务中心等也陆续落成使用。
2019年,3年任期已满的陈琼主动请缨继续驻村帮扶,“我对联南村的扶贫工作熟悉,有利于继续开展帮扶工作,对村里也有感情了。”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始后,陈琼担任驻联南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村里要脱贫致富,关键还是要培育健康发展的产业。”陈琼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这个理念,坚持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原则产业扶贫,积极研究,推动了以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为主导的“一村一品”优势产业项目,建立了“联南合作社+海纳优质米加工基地+农户”带贫益贫机制,推动联南村产业发展,为联南村的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2
聚焦民生保障
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4月4日至5日,深圳首批到乡镇挂职的10名援疆干部集体出发履职,这是深圳自2010年对口支援新疆以来,第一次派援疆干部到乡镇任职,他们将在任职的乡镇工作3年。据了解,这10名到乡镇挂职的深圳援疆干部平均年龄为34岁,他们分别到塔什库尔干县的塔吉克阿巴提镇、喀什市的阿瓦提乡、英吾斯坦乡、伯什克然木乡、浩罕乡挂职。
目前挂职于喀什市浩罕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的齐燕清正是这10名干部中的一员,他是深圳盐田区盐田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基层干部。“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对农村有特别的感情。”在和家人商量并得到支持后,今年3月24日,齐燕清踏上了援疆之路,“来到了祖国边疆,就是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
深晚记者了解到,深圳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每个乡镇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除了党员干部,附近的居民也会参与。“每一次升完旗,乡镇主要负责人还会把一些惠民惠农的政策进行宣讲,听不懂普通话的群众由当地干部进行翻译。”齐燕清说,“近年深圳援疆工作聚焦于民生保障项目,如今贫困户都住上了抗震的富民安居房,家家户户用上优质的自来水,农村通网络、通有线电视,完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挂职以来,齐燕清深入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对辖区25家大小企业进行走访,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听取企业对乡政府的意见建议,同时对乡镇经济基础、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发挥援疆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同时要加大就业力度和乡村振兴的投入,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3
扎根扶贫一线
深圳广大援派干部人才彰显帮扶情怀
陈琼、齐燕清是深圳广大援派干部人才的一个缩影,他们远赴他乡,走村访寨访贫识困、联络资源为民解忧,舍小家顾大家,情洒扶贫一线。
援川干部黄斌在高原艰苦环境中瘦了30多斤,牵头推动安全饮水工程,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打了750口深水井,有效阻断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包虫病传播源;援藏干部陈加顺援藏期间先后跟进完成了10个小康村建设,推动察隅建成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彩虹桥”;广西扶贫协作干部孟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只身一人千里驱车为挂点的广西田东县运送防疫物资,组织免费“爱心专列”和点对点包车帮助务工人员返粤复工;退休老干部陈志新主动请缨常驻河源推进扶贫工作,制定产业脱贫等10条精准脱贫措施,自费资助贫困儿童、孤苦老人,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多年来,深圳把有情怀、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的强手骨干,输送到对口帮扶一线,他们扎根扶贫一线,真情实意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效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据统计,从1990年开展对口帮扶,深圳先后与全国17个省区市的100余县开展帮扶合作,累计派出各类援派干部人才8048人,其中党政干部2159人、专业技术人才5889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419亿元。在历史情怀与时代使命的强烈感召下,深圳广大干部人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热情。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付出了格外多的努力与汗水。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从八桂大地到西藏边陲,从雪域高原到老区,从周边县市到边远山村,正是“这支队伍”带着深圳的烙印,秉持特区精神,负重前行,不辱使命,竭尽全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奋力书写合格的深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