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律师
深圳龙岗律师
深圳龙岗律师
马上拨打深圳龙岗律师免费咨询电话:
180-8888-6636(陈志钧律师)

龙岗养老朝“医养结合”和共享化迈进

2020年12月09日深圳侨报

  不可否认,龙岗的养老正呈现出这样一种局面——公办公营一位难求,民营入住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价格、机构大小以及市场认可度是最重要因素。

  抛开入住率的问题,龙岗的各类养老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如,各类硬件设施配备到位,良好的卫生环境、足额的护理人员以及专业的医疗康复人员等也都成为各养老机构的“硬实力”。不仅如此,如何帮助老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成为各类养老机构重点关注的方面。此外,随着全区“医养结合”工作推进,养老机构与医院、社康之间的合作变得紧密,便捷的医疗服务正成为新常态。

  当然,养老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令人欣喜的是,共享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养老也在不断吸纳社会资源,从而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

  各类敬老院入住率差别大

  目前,龙岗共有布吉、横岗2家街道敬老院,均为公办公营性质,入住率长期保持在100%。

  横岗敬老院院长吴小霞介绍,该敬老院于1999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共有32张床位,已全部住满。根据有关工作要求以及场地、床位限制,该敬老院虽然只服务横岗街道各社区当地户籍的孤寡、残障、特困、低保老人及部分社会老人,但仍供不应求,不少老人在排队候位。另一方面,敬老院各项收费标准实行政府定价,新入住老人床位费710元/月,一般护理费620元/月,半护理费1100元/月,全护理费1650元/月,相对较低的价格让敬老院变得更加抢手。

  龙岗区任达爱心护理院位于龙岗街道,是深圳市首批街道敬老院“公办民营”试点单位。据院长汪金庸介绍,护理院建筑面积8943.2平方米,现有床位223张,已入住137位老人,其中,户籍老人70位,入住率为61%。“由于护理院是‘公办民营’性质,在物业租金方面可以享受一些政策支持,同时承担一些政府民政保障兜底工作,比如,我们这里负责平湖、龙岗和宝龙3个街道辖区内‘五保’老人的养老服务。在费用方面,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但相比公办公营敬老院,费用有所提高。”汪金庸说。

  相比之下,纯企业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3H颐养康复中心(龙城)设立在天昊华庭小区,2018年3月正式运营,运营方为深圳市共享之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据公司副总经理、运营总监林晓燕介绍,康复中心共有床位92张,目前仅入住30位老人,入住率为33%。“目前来看,入住率不高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中心开设时间不长,市场接受度还需要时间;二是价格因素,中心床位费最低为4920元/月,护理费最低为1500元/月,膳食费统一为1200元/月。”林晓燕分析道。

  “医养结合”成为发展方向

  虽然入住率存在较大差别,但记者走访发现,每一家养老机构不仅配足配齐硬件设施,还不断提升服务,主动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推进“医养结合”。

  在位于龙岗街道的南联颐养中心,绿树红花随处可见,假山、鱼池、凉亭和各类健身器械成为老人的最爱;龙岗区任达爱心护理院毗邻八仙岭公园,闹中取静,举目望去满眼翠绿,各类活动室和康复理疗器械一应俱全;3H颐养康复中心(龙城)内部装修温馨大气,连排的落地窗不仅能让老人欣赏窗外风景,还能享受温暖的阳光,各类无障碍设施、康复设备配备齐全……

  对于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而言,良好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而温馨有效的服务则是老人心理健康的保障。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养老机构,都在想尽办法,整合利用好相关资源,关心老人。其中,有的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编制适合老人舒筋活络的保健操,组织起合唱团和书法兴趣小组,经常开展活动,积极营造家的温馨;有的聘请专业社工,为老人设计针对性的专业慰藉、辅导计划,协助他们面对及解决情绪或心理问题;有的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定期组织他们外出,帮助老人积极融入社会。

  当前,龙岗正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效果也在显现。一般而言,龙岗现有各类养老机构均配备专业医生及护理团队,可以做到对老人进行每日巡诊,提供看病、配药和测血压等基本医疗服务。与此同时,有的养老机构还与龙岗各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通绿色通道,可以为入住老人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有的养老机构借力高科技手段,可对老人进行心率持续监测;有的养老机构成为医保定点养老机构,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保服务。此外,部分养老机构与社康中心合作,医生定期上门,既举办健康讲座,也为老人体检,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送药上门等服务。

  社会资源不断流向敬老院

  众所周知,养老是一项社会事业,仅靠养老机构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参与。在这一点上,龙岗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局面。

  “我们的理念是打造一个开放、共融和共享的空间,既不让老人的生活与社会脱节,也让更多社会资源进入中心。”谈及3H颐养康复中心(龙城)未来的发展,林晓燕有着自己的理解。据介绍,该中心开办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入住率偏低,但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周边互动取得不错的效果。“一直以来,中心每次举办活动,除了邀请家属外,社工和义工也积极参与,大家一起做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美好的一天。有时,孩子们也会来到中心,为老人表演节目,还牵着老人的手,聊天、讲故事,气氛十分融洽。这种开放、共融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老人心里的孤独感。”林晓燕说。

  与林晓燕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丁洪岩,她是南联颐养中心护理部主任。“我可以通过几个事例来说明。”丁洪岩说,“一方面,中心运营已经6年,期间有不少爱心企业到访,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物,其中一家爱心企业连续坚持5年,让人很感动。其次是义工队伍的加入,有一次,中心组织老人外出春游,临时需要人手,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个义工队负责人立即发出号召,当天就有100名义工前来帮忙。再者是街道、社区、学校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他们或前来送慰问品、或送公益演出、或提供公益培训,让中心和老人都享受到很多免费福利。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养老事业也会越走越顺利。”


深圳龙岗律师
相关新闻